符召话落,叔孙通脸色一片苍白,李水、许之、尸余、公孙乐四人则皆眉头舒展,满脸喜色。
小家合而推之,大家分而推之。
这是针对的谁?是个人都能看明白。
如此行事对那些小家小派自然是最为有利,但是对如儒家和法家这样的大家就是一种灾难了。
看看房内那些眼神闪烁的儒家子弟,叔孙通就知道,很多人已经起了心思。
扪心自问,如果换做自己,自己能够拒绝如此诱惑吗?
廷议博士不够,还能外放为官牧守一方,这是多少人孜孜以求的?
但是叔孙通同样知道,始皇帝丢下的这一百个饵,对百家中人个人来说自那是百利而无一害,可是对如儒家、法家这般的弟子众多的大家来说,可就要面临内讧分裂之忧了。
仕而优则学,学而优则仕。
辛苦拜师识字,谁人不想有封侯拜相的一日?
更为诛心的是,百家诸子争来争去,最后还是要看始皇帝的意思。
毕竟,百家推选,始皇帝亲点啊。
只要始皇帝不满意,那么随时可以驳回。
人为刀殂,我为鱼肉也。
可是,百家诸子会拒绝始皇帝抛来的鱼饵吗?
看看李水、许之、尸余、公孙乐的神情就知道了。
理想和信念自然都是高而堂皇的,但是现实却是柴米油盐少不了,钱帛名声不可缺。
一方是入朝有名有财,更能光大苗裔;一方是孤魂野鬼,泯然众人。
该如何选择,似乎很是简单明了。
连那讲“道法自然,无为而治”
的道家李水,都意动了,诸子百家何人能拒绝这等诱惑?
拒绝,就是自绝与始皇帝,自绝与众多学的满腹经纶欲要施展才识的弟子们了。
始皇帝陛下,当真是精于算计、谋深似海矣。
叔孙通心中不由暗叹。
是了,李斯已经高居左丞相之位,只要他还在左丞相位上一天,法家再差又能差到哪里去?
之是若自己的老师收到这个消息,是否会后悔当初拒绝始皇帝的招揽前来咸阳入朝为官呢?
叔孙通自然不会想到,这些互相都有利的计策可是嬴高差点想白了头,才想出来的。
所为,不过就是针对弟子众多、又一向生性跳脱口无遮拦的儒家而来。
当然不是为了坑儒家,而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命。
只有将所有百家之人都用利益绑在大秦的战车上,用利益去驱动他们,才有可能将焚书、坑儒的事情化解。
这样的话,大秦就能腾出足够的精力来应对那些藏在暗处的六国遗族。
而不是到处失火,到处都要灭火。
甚至还惹得一身骂名,天怒人怨。
诸子百家中,庸才自是有,但是毋庸置疑的是,这个年代,能够识字书写本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不是么?
想要将秦律和秦制快速的铺陈到东方诸郡,断掉六国遗族日后为祸的根基,将百家子弟中的人才纳入大秦治下,就显得尤为重要了。
毕竟,仅靠如今大秦学室培养出来的那些个官吏,先不说质量如何,仅就数量而言,相对于大秦广袤的国土来说,那是远远不够的。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